苏州:将德育目标高效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 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系列报道②
民小编说
要提升德育实效,就必须重视德育资源的整合、协调,把零散的德育活动和课程协同衔接,发挥最大合力。
今年,江苏省苏州市通过将课程化、系统化、生活化融入德育工作,构建了一个基于实际、富有生长性的德育实施框架。“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系列报道第二篇,关注苏州市的德育实践。
今年初,江苏省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苏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系统规划了苏州教育的未来蓝图。《行动计划》将课程化、系统化、生活化融入德育工作,构建了一个基于实际、富有生长性的德育实施框架,力图将德育目标高效地落实到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中。
01
善于借力,形成合力,摆脱德育零散、细碎的面貌
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大成殿是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镇校之宝”,大殿前“德润文光”四个大字是该校的校训。传承好、挖掘好传统文化的育人效应, 这所学校做足了“功课”。
“德育就是要把高度凝练的价值观种进孩子的心里,德育课程化恰恰是最有效的播种方式之一。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估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课程的目标要求将德育主题化、可操作化和可测量落实到年级,落实到课时,充分挖掘德育课程所必须具备的生活资源、学习资源、环境资源,构建起符合校情的德育课程体系。”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校长潘娜说。
“四礼”主题课程是平江实验学校以道德实践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道德学习有两个比较成熟的学习方式,一是榜样学习,二是礼仪学习。升旗仪式、集体晨会是常规的礼仪道德学习形式。“四礼” 来源于“德润文光”的学校文化。学校围绕大成殿设计了系列的经典仪式。每年 9 月28 日孔子公祭日, 一年级全体学生在大成殿前举行“大成·启蒙”入学典礼 ;11 月28 日校庆日,三年级全体学生在大成殿前举行“大成·启智”成长典礼 ;4 月 27 日苏州解放日,一年级全体学生在大成殿前举行“大成·启德” 入队典礼 ;6 月 28 日毕业季,六年级全体学生在大成殿前举行“大成·启航”毕业典礼。
每一个典礼仪式有 3-4 课时,第一课时进行主题对话、榜样学习,第二课时开展典礼活动,第三课时是感悟交流,第四课时是道德践行,从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传承、发展、创新学校优秀文化。通过隆重而又庄严的仪式,让每一个学生清楚各个阶段的要求,从小立志、明确责任、勇于担当。
在平江实验学校,除了借助大成殿形成育人合力、开展“四礼”主题活动外,还有“六节”项目实践活动,围绕传统节日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传统老校可以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育人内涵,而对于一些年轻学校而言,德育工作又如何发挥优势、借力创新呢?
“记得三年前,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有的孩子跟父母连一声再见都没有。”翰林小学时任校长冯凌燕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深感忧虑。如何让孩子成人成才, 解决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琐碎、零散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为了找到德育改革的突破口,他们提炼了学校的办学文化,结合区位优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利他”二字。
“利他”内涵很丰富,往小处说,它指向的是日常生活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的言行,往大处说,就是一切有利于自然、社会和弱势群体等的公益行为。
学校开发了“利他”德育校本读物,丰富了“利他”主题活动,成立了一支“利他”志愿服务队,并完善“利他”行为评价……
这一系列德育改革都离不开借力家长资源。已经连续开设三年的“家长志愿课程”,通过家长公开报名征集课程内容,学校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程计划。每学年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开设《神奇的蒙版》《太极拳》《趣谈“百家姓”》《电视节目制作》《苏州石头书里学问多》《亲手做香皂》《汽车世界》《趣味科学》《乐享亲子阅读》等近百节课,家长以身垂范,带头弘扬志愿精神,充分营造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的课堂。
“我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一直坚持给孩子讲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从最简版到最厚的版本,我已经讲了三遍。如果我有空,我就会坚持来做这个事。”博士爸爸华道本说,“能够到学校去讲课,我感到可以给孩子们以身示范,做一个好榜样。”
整合现有资源,在主题化、序列化、课程化、常态化、生活化上努力,翰林小学逐渐形成“利他德育”的学校德育品牌。
02
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积极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苏州教育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健全相关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苏州市部分中小学已经自觉探索心理教育。2007 年,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与上岗资格认证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此,苏州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走上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苏州市所有中小学都建立起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逐步融入日常教育与管理活动,融入班主任工作以及学科教学工作。至 2017 年底,全市所有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室都通过了达标验收。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资格认证,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育教师已经达到 3646 人,高标准完成苏州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者 2 名以上兼职心理教师的目标。
“我专门考了心理教师资格证,这让我可以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对于高三复习紧张的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苏州市第三中学陆赟老师说。苏州市第三中学早在 1998 年就有了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心吧”,“一开始去的人很少,他们会觉得,我有没有心理问题?我为什么要来?”陆赟老师回忆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班会课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今的心理咨询室已成为学生们说心里话的地方。有一位高三学生因为选择专业的问题来到咨询室,他喜欢的摄影专业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非常苦恼。“我们不能帮他解决问题,但是可以给他一些建议,根据这些建议,他能够跟家长进行一次沟通——是否能够让他去尝试一下,不管最后结果是什么样,但至少可以去试一次,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为你鼓掌, 如果没有成功,也是一次人生的历练,经过多次沟通父母同意让他去尝试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已是常态。”陆赟老师说。
去年初,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苏州市教育局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学校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支持体系。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多实质性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课程、课时、阵地有了保障,学校、区域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逐渐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03
“时间银行”推动学生志愿服务
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在苏州外国语学校总校长董彬看来,学校的“时间银行”实践正诠释了这一理念。
苏州外国语学校“时间银行”成立于2015年,是用于记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长、服务效果,并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予以考评的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事务管理机构。目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职员岗位有图书管理员、校园协管员、咖啡厅服务员、学校重大活动引导员,等等。
灵感,来自于学生王惟清。“去年暑假,我去国外旅行,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感觉这个概念很不错。”王惟清说,“我给当地幼儿园小朋友上了一节中文课,便萌生了建立‘时间银行’的想法”。说干就干,在“时间银行”建立起来之前,王惟清就和同学开始组织与初中、小学部开展“朋辈互助”“大手拉小手”等计划。“我们会给小学低年级孩子读绘本,或者是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会有我们。”几次实行下来,不仅班 上的同学爱上了志愿活动,小学的学弟学妹们也越来越期待这样的互动。
“时间银行”流通的不是货币,而是学校志愿者们义务劳动付出的时间和相对应的志愿服务。从2016 年开始,该“银行”面向所有初高中部学生,对大家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统计和累计,每次志愿活动还会由负责老师或被服务对象评定 A、B、C 等级。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给予不同的学分,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越长、服务质量越高,得到的学分则越高,最终所得到的学分将作为期末评优的参考标准之一。时间银行集招募、培训、考评、后勤保障等工作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推动苏州外国语学校志愿服务发展,坚持考评标准化、服务专业化。
“时间银行”的德育实践从自主管理切入,侧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注重实践体验,改变了过去德育工作仅仅依靠说教的局面。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德育实践只是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的一个缩影。苏州市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型”德育创新正尝试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真心示范中,引导学生作为自觉主体,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知,滋养道德情感,分享人生感受,并期待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实现自我检视、自我教育与自我塑造。
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是在不断解决难题、开拓创新中走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大格局。
喜欢我们的新老读者们,欢迎订阅杂志哦!!!
订阅方式
微店订阅,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也可以到身边的邮局订阅哦!
我们是半月刊,大16开本,每期80页,每册定价16元,全年定价384元,邮发代号:2-5。
投稿、合作请联系rmjywx@126.com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8年第20期
作者 | 本刊记者施久铭 《江苏教育》记者吴青 本刊特约通讯员杭金亮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青岛:“有重点”的德育突围 | 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系列报道①
《人民教育》专访于漪老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财富,校长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责任人”(五)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⑧
《人民教育》专访于漪老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四)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⑦
《人民教育》专访于漪老师:“中国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三)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⑥